第六届全国藏文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高层论坛在拉萨开幕
第六届全国藏文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高层论坛5日在西藏大学开幕,旨在加强藏文古籍文献的保护、整理、研究和利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本届论坛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科研业务办公室主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图书馆与西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基地)承办。来自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以及北京、上海、内蒙古、辽宁等地的5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拉萨,就藏文古籍的保护与传承、藏文古籍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藏文古籍文献数字化建设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藏文古籍文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整理藏文古籍文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扎洛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陆续开展并完成了一系列标志性的藏文古籍文献收集、整理和出版项目,取得了可喜成绩。
扎洛称,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对勘出版了享誉海内外的《中华大藏经》(藏文)对勘本,正在实施的《中华大典·藏文卷》项目,计划将出版上千卷珍贵藏文古籍,目前已出版两百多卷。
“保护、传承、研究、利用好藏文文献古籍,是弘扬民族精神、传播中华文化的时代命题。”西藏大学党委副书记胡志国在此间表示,西藏大学成立藏文古籍研究所、古籍修复中心、《中华大典·藏文卷》西藏工作站,藏文典藏室、抢救整理室、研究工作室、古籍修复室等,开展古籍文献修复工作,并开设研究生阶段修复课程。
胡志国说,西藏大学在实践中研究出一套系统的藏文古籍修复技艺,在传统古籍修复技艺基础上创新发展,多渠道、多层次培养藏文古籍修复人才,古籍保护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据悉,全国藏文古籍整理与研究高层论坛自2017年创立以来,已先后在青海、辽宁、四川、甘肃、云南等地成功举办5届,为专家学者交流思想、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
本届论坛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高度关注藏文古籍文献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这一主题;二是积极探讨藏文古籍文献数字化建设这一当前古籍工作的重点领域;三是内容丰富、成果丰硕,体现出新时代藏文古籍文献整理和研究守正创新的特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着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022年,尼玛扎西团队“藏文古籍文献数字化技术研发和应用”荣获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如今的西藏,信息化高速发展,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尼玛扎西并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他和团队又把目光瞄准了人工智能领域。[详细]
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和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乃朗寺古籍馆合办的第二届“元明清藏文文献、图像所见民族交流史”研讨会在西藏拉萨举办。[详细]
一个微风拂面的傍晚,中国工程院院士、藏文信息化领域领军人物——尼玛扎西,在西藏大学为我们讲述古老藏文迈进信息时代的传奇故事。[详细]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