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红崖子乡:给彩礼“限高”为婚嫁“减负”
“今天,我们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就村民结婚收彩礼这件事进行商讨,制定我们村的彩礼标准,把抵制高额彩礼写进村规民约,更好地给彩礼‘限高’,为婚嫁‘减负’。”平罗县红崖子乡红瑞村党委书记马成说。
近日,平罗县红崖子乡红瑞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商讨村规民约,将彩礼等人情往来礼金写进相关规定。
据悉,红瑞村是自治区“十一五”“十二五”生态移民工程建设的移民新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近1万人。近年来,新村居民逐渐融入当地风俗礼仪,彩礼从过去的一二十万元,到现在村规民约倡导的彩礼不超过8万元,人情往来礼金不超过200元,村民的思想观念明显发生了改变。
“今年,我们红翔新村一户人家嫁女儿,父母要求男方准备5万元彩礼,并将一部分交给了女儿和准女婿,用以扶持他们新组建的小家庭。”“平罗县红崖子乡红翔新村党支部书记朱成学谈到当地彩礼时表示,做父母的,总归是希望孩子们的小日子过得好。我们也常常劝导村民,彩礼是礼,而不该是利,为彩礼‘减负’,有助于儿女生活幸。”
自全区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召开后,平罗县红崖子乡紧盯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目标,通过高标准谋划部署、多渠道宣传引导、小切口示范引领,全面统计辖区内近三年彩礼情况,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的方式,定期走访适婚适龄青年家庭,发送正向引导措施和负面约束措施“明白纸”,对照“1+8”政策体系文件,通过县乡村三级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指导各村完善红白理事会制度及村规民约,制定倡导性彩礼标准,强化群众自治,使高额彩礼得到有效遏制。
同时,平罗县红崖子乡探索“红白理事会+”模式,引导更多村级有威望的村民、“媒人”以及党员成为婚嫁新风的倡导者,推动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集中宣传播放视频音频、悬挂横幅,选树报道“低彩礼”“零彩礼”家庭事迹等方式,在全乡范围内倡导低价彩礼、抵制高额彩礼,引导干部群众争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使婚嫁新风的氛围愈加浓厚。(记者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