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为工程造价信息资讯类第一门户!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广西工程造价信息网-一级造价师,二级造价师,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培训,注册-广西造价信息网

热门关键词: 

  上海财经大学,2019年-2021年在广东录取的考生,最低排名不超过3000名,2022年滑落至5295名,2023年为7755名,2024年已经到13602名。

  不只是广东,据“星球数据派”统计,从内蒙古2024年高考分数线的排名来看,两财一贸等财经类名校的录取分数线名开外。

  2015年时,财经热风头正劲,上财理科最高分仅次于南大,排名全国第10,甚至高于北航、南开等985名校,中央财经排名第12,对外经贸大学排名第16,另一所财经大学西南财大也排名第31位。

  但财经热过去之后,到2019年,上财跌到第11位,中央财经大学跌到第18,对外经贸大学跌到第23位,而西南财经大学跌到第38位。

  到2023年,上财甚至跌出前20到史无前例的第26位,中央财经则跌到了第30位新低,对外经贸跌到了35位,而西南财经也跌到了49位。

  问题来了,曾几何时,公众看待金融行业总是带着精英滤镜,财经类大学更是深受学生和家长热捧,但为啥,最近几年突然就不香了呢?

  熟悉金融行业的朋友,应该了解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中金女炫富”事件,以此为开端,金融业的高薪成了“原罪”。

  随之而来的就是,这两年金融行业一连串的限薪、降薪、退薪等行业调整,银行、证券、基金创投等机构一个也跑不掉。

  2022年8月,财政部金融司发布《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通知》明确了国有金融企业薪酬有关的一系列规定,其中有两个数字值得关注:35%和40%。

  对于金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及对风险有直接或重要影响岗位的员工,基本薪酬一般不高于薪酬总额的35%,根据其所负责业务收益和风险分期考核情况进行绩效薪酬延期支付,绩效薪酬的40%以上应当采取延期支付方式,延期支付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

  此外,据新浪财经援引,今年4月份,针对网传的“基金,券商限薪已经开始,上限是300万”,记者表示,从公募渠道了解获悉,上海有头部公司已经接到限薪指导;公募行业降薪范围包括中层部门领导。

  据澎湃新闻,今年6月有市场传闻称,某央企要求旗下公募基金公司在6月底至8月中退回2023年发放的超过290万元的资金,且不区分奖金归属期、是否属于往年递延。而在月初之时,就有市场消息称,“公募基金2019年以后年薪300万元以上被要求退薪”。据澎湃新闻记者核实,上述内容属实,不过仅发生在个别公募中。

  银行方面,据Choice数据显示,2023年40余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20家银行人均薪酬同比下降,降幅在0.02%~14.36%。其中,有7家银行已连续两年出现人均薪酬下滑。

  券商方面,据Choice数据统计,2023年,在券商概念板块的57家公司中,共有29家员工人均薪酬出现下滑,占比过半。其中下滑幅度最大的是中金公司,员工人均薪酬从2021年的116.42万元下降为2023年的70.04万元。此外,还有5家公司2023年员工人均薪酬下滑超5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据Choice数据,今年一季度,券商员工整体薪酬水平还在进一步下滑,券商板块的50多家上市公司一季度合计应付职工薪酬120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388亿元下滑约13.32%。

  据今年4月份北京基金业协会编制的《PE/VC机构薪酬调研报告》显示,2023年创投行业降薪趋势延续,整体年薪水平较2022年下降20%~40%。

  除行业调整因素外,近几年,金融行业其实还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金融精英论”、“金融特殊论”等被逐渐打破。

  今年7月6日,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毕业典礼上,副院长&会计学讲席教授李峰发表演讲表示:“现在一些人开始认为金融业毫无价值,因为金融似乎不是硬核科技,认为金融业是可有可无的交易成本;有些金融从业人员,包括我们的一些同学和校友,甚至产生职业羞耻感。”

  李峰教授呼吁:金融从业者应坚信金融价值,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业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作为金融从业人员,或者在企业从事投融资工作,我们不但不应该有羞耻感,而应该深感自豪。”

  话说,现在学金融&搞金融,都成为一件“羞耻”的事情了?所以这也是金融财经类院校,越来越不香的原因之一?

  针对要不要报考金融院校&金融专业?要不要进金融行业?网红考研名师张雪峰有过一段“经典名言”:

  4、对于家庭条件一般能否学金融,张雪峰:“如果家里条件一般,学习成绩一般,除非你孩子将来豁得出去,否则千万别报金融学,不然就是把他往火坑里推。”

  大家觉得有道理呢?财经类院校,是不是越来越不香了?你还想进入金融行业吗?欢迎评论区讨论交流呀~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