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为工程造价信息资讯类第一门户!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广西工程造价信息网-一级造价师,二级造价师,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培训,注册-广西造价信息网

热门关键词: 

  从八一南昌起义开始,中国共产党一直走在创建人民军队的路上,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所率领的工农红军,以及抗战时期的八路军、新四军,构成了解放军的前身。

  要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军队建设是重中之重。就好像一艘大船需要及时修补、更新一样,人民军队也需要及时根据形势变化调整发展方向和整体思路。

  特别是在世界局势纷繁复杂的当下,人民军队必须要适应战争形态的演变以及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势,不断通过深化改革来提升部队的军事水平。

  迄今为止距离最近的一次大规模军改开启于2016年,这次军改堪称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性改造、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整编。

  不仅由“军区制”调整为了“战区制”,还对很多部队进行了改编。其中在2017年,以原18个集团军为基础的解放军陆军部队,调整组建13个集团军。

  这一年是南昌起义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选择在这一年进行陆军集团军改编意义重大——这一年对于我军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有着重大意义。

  特别是原有的18个集团军,不乏很多英雄部队,在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屡立奇功,他们如今都去哪了?

  巅峰时期的我军,总兵力高达600万,集团军多达70个。在当年那个特殊的世界背景之下,庞大的军队是我国为国际环境的安全所做的必要储备。

  然而时代在发展变化,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高速发展,人民军队的战略目标也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改革开放后,中央军委决定将军队建设指导思想转变到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上来。随后每隔一段时间,我军都会进行一次裁军以及整改,特别是对陆军的整体改造,陆军集团军的数量一直在缩减,军队的战斗力和机械化程度一直在稳步提升。

  具体从八十年代开始,我军先后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调整与改革,逐渐形成了陆军集团军较为稳定的规模。

  其中最为深远的是1985年的百万大裁军:此次精简整编过程中,原先因为备战所设置的11大军区合并为了7个,原有的陆军35个军中共有11个番号被撤销,剩下22个整编集团军以及两个全机械化军共24个集团军。

  此次改革让集团军中的专业兵种人数首次超过了步兵,装甲兵成为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专业兵种比例的上升意味着部队的摩托化和半机械化的完成,让我军的战斗装备更加专业,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

  1997年开始的第二次军改,陆军第28、64、67集团军被撤销编制与部队番号,全军集团军数量减少至21个,裁军人数50万,部分集团军开始实行“军-旅-营”编制;

  2003年9月的第三次军改,中央军委决定裁军20万,陆军第23、24、63集团军被撤销番号,部队中剩余的战士转隶其他集团军。原先的21个集团军还剩下18个,在2016年军改之前的18个集团军的格局也就此形成。

  通过此前所述的三次精简部队,我军的陆军总部领导体制得到了大大优化,官兵比例趋于稳定,陆军的信息化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个新的台阶。

  回顾此前的三次精简整编,我们不难看出,18个集团军的格局带来的意义绝不仅仅是“精兵简政”,更是在格局上对我国的国防力量进行了一次全面优化。

  在陆军集团军由24个减制到18个的过程中,我军所裁减的6个驻地全部位于长江以北,改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集团军总数量“北多南少”的大格局,也在很大程度上平衡了几大军区集团军的数量,让兵力分配更均衡,每个军区所辖的范围内都有充足的兵源。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24个集团军时期,还是18个集团军时期,我军陆军人数都是最多的。然而由于陆军领导机构直接受中央军委管辖和调配,这也使得多年来我军的陆军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司令部。

  2015年12月31日,也就是军改施行前的最后一天,我军新的陆军领导机构——陆军总部宣布挂牌成立。陆军有了自己的总指挥部,完善了战时指挥架构机制。

  从这个角度说,军改也给我国的陆军带来了全新的领导机制以及更加完善的指导思想。由七大军区制改为五大战区制,则是将全部的陆军资源进行了重新洗牌。

  原有的十八个集团军,根据中央军委提出的“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指导方针,被重新划分为中西南北中五大战区,由各个战区的陆军司令部统一领导。

  曾经的七大军区被改编成了五大战区,18个集团军根据战区兵力安排的需要,进行了整建制改编与重组。

  原北京军区第27、38、65集团军被划归中部战区,与原济南军区第20、54军合并整改成为第81、82、83集团军;

  原济南军区第26军被划入了北部战区,与原沉阳军区第16、39、40军合并改组成为了新的第78、79、80集团军;

  原兰州军区第21、47集团军被划入西部战区,与原成都军区第13集团军整编成为了第76、77集团军;

  原广州军区第14、42集团军作为南部战区的主力部队,与原成都军区的第14集团军一起,组成了新的第74、75集团军。

  这样一来,在新的战区制划分里,我军陆军新组建的十三个集团军,番号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一、七十二、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七十六、七十七、七十八、七十九、八十、八十一、八十二和八十三集团军。

  而且各个战区的部队分布也非常讲究,在此前军区的基础上,根据各个战区的守卫特点来安置18个集团军,做到了兵尽其能、物尽其用:

  变化最小的东部战区,以南京军区为基础。由于南京军区此前的职责是守卫东南沿海,该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所以东部战区的职责与南京军区一致,将原先的全部3个集团军就地重组,维护东南沿海的稳定,就是维护我国经济格局的稳定。

  中部战区位于我国地理意义上的心脏,是守卫京畿的核心区域,所以原北京军区的3个集团军原地不动,与从济南军区的两个集团军共同组建新的集团军,表达了我军拱卫首都的意志和决心。

  原济南军区第26军驻地在山东潍坊,沿渤海湾与我国的辽宁舰航母基地距离相对较近,可以与北部战区原属于沉阳军区的三大集团军沿着渤海湾、从辽东半岛到胶东半岛形成犄角合围之势,有效互补与呼应,给京畿重地的安全有增添了一份保证。

  南方的南部军区以原来的广州军区为基础,广州是中国地理上的“南大门”,自古以来就承担着我国南部边疆的海防任务,所以部署的集团军数量不如北方那么多,但整合了原成都军区的第14集团军后,南部战区的海防力量得到空前充实。

  众所周知,广东省省内的粤港澳大湾区同样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好的区域之一:该区域内由中国两大一线城市广州、深圳,还有香港和澳门两大特别行政区,南部战区承担的任务,与东部战区非常相似,都是为了守卫我国的经济格局安全。

  而西部战区的变化则是五大战区中最大的:以曾经镇守西北边疆的兰州军区为基础,该军区原第21、47集团军与地理上最靠近西北地区的原成都军区第13集团军一同整编成了第76、77集团军。

  西北战区尽管只有两个集团军,但其规模是全部五大战区中最大的。不仅是因为西部战区辖区内的新疆、西藏其面积之大几乎占据我国领土的半壁江山,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更因为新疆和西藏是单独的两个副大战区级军区,足以成为镇守我国西部边疆的基石。

  跟此前的十八军时代相比,军改后新调整组建的十三个集团军兵力配备较为均衡,且各自均有陆航力量与特战力量。兵力配备方面都由6个合成旅和6个支援保障旅组成。

  这就意味着,每一个集团军的单兵作战能力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在没有其他兄弟部队的补充加强和支援情况下,都可以独立执行作战任务,大大提升了集团军的作战能力。

  作战部队在战时的指挥链条,由“集团军级-师级-团级-营级”四级变为了“集团军级-旅级-营级”的三级指挥链条,让军令的传达用时更短,集团军的指令能够更快到达所辖下的作战序列部队,保证情报信息的通达。

  从精简人员,到合理布局,再到装备和信息的现代化,我军的陆军部队正在一步步向着“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目标大踏步前进。

  对于不少退伍老兵和军迷而言,曾经的十八个集团军不仅是我国的陆军国防力量,更承载了解放军的辉煌战斗历史。

  原属于南京军区的第1集团军,前身是西北野战军,这支部队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红军时期,由贺龙元帅于1930年创建,经历过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期间的多场硬仗。

  在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元帅治下的西北野战军第一军共解放县级以上城市61座,是所有集团军中毫无争议的第一,他们无愧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集团军”的称号。

  南京军区的另外两个集团军第12军与第31军也分别承担着重要任务:第12集团军前身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六纵),1950年编入志愿军入朝作战,在上甘岭战役中以较弱兵力与美军主力部队对峙,给予敌人以重创。

  第31集团军由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整编而成,建国后长期驻守东南沿海,是我国台海前线的精锐部队。

  而除了第12军外,其他部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也有着可歌可泣的壮举:原第42军作为志愿军前线主力,在黄草岭阻击战中成功对美国王牌路站第一师进行阻击,两天之内打退敌人超过20次进攻,以牺牲50人的代价歼敌250余人。

  原第27集团军的前身是骁勇善战的八路军胶东部队,在着名的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在极其艰苦的冰天雪地中付出了巨大的有生力量代价,全歼美陆军加强团4000人。

  创造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唯一一次全歼美军建制团的奇迹,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军”,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

  第20集团军原属于济南军区,其前身为新四军第一师,曾经是叶挺将军带领的部队,战斗力十分强悍,在解放战争中歼敌数量居全军第一,并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还是在长津湖战役中,着名的特级战斗英雄、革命烈士杨根思就出自20军,他被朝鲜政府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不过在我军的陆军集团军中,最不缺的就是英雄:原属于北京军区的第65集团军,来自于长征时期的红六军,抗战中着名的“狼牙山五壮士”就出自这支部队。

  原成都军区的第14集团军,前身其实来自抗战时期山西的青年抗敌决死队,战士们特别善用山地和丛林中的地形与敌人周旋,最擅长与日本鬼子拼刺刀,是一支英雄辈出的部队。

  解放后长期在四川、云南的祖国西南边疆驻守,善于发挥运用当地丛林地形的优势,被称为“丛林猛虎”。

  无独有偶,我军就连绰号里带“猛虎”的部队都不缺:原成都军区第13集团军前身是长征时期的红四方面军,后来又成为我军陆军战斗序列中最早实现全机械化的部队,被称作“山中猛虎”;

  而我国东北地区的“东北虎”当然也不甘落后:曾隶属于沉阳军区的原第16集团军,前身也是晋冀鲁豫第一纵队,同样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解放后驻守我国东北边疆,被誉为“长白山猛虎”。

  东北地区另外两支集团军同样威名远扬:原第39集团军前身是红军第15军团,后编入东北野战军,是辽沉战役的先头主力部队,率先打下了东北要塞锦州,且战绩十分辉煌,被称为“常胜军”;

  第40集团军的传奇色彩更为浓厚,其作战行军雷厉风行的进攻方式令敌人闻风丧胆,有“旋风部队”的美名,东北解放后,该部队居然一路从辽东半岛打到了海南岛,成为解放海南的主力部队,无愧其“旋风”之名!

  原广州军区第14集团军,在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进入北平城接管防务,纪律严明,城内秩序井井有条,被知名人士赠送“仁义之师”大旗,该绰号也就此流传了下来;

  第26军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以作风顽强、技战术运用得当着称,在淮海战役中屡立奇功。国军曾经有个说法叫“排炮打不动,一定是八纵”,这个称号也被我军笑纳为了这支英雄部队的代名词。

  第21集团军曾参加过淮海战场的济南、孟良崮战役,随后又参加了渡江战役,还曾是解放上海的主力部队之一。其部队作风崇文尚武,又战功赫赫,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走遍并解放了全国,为所在之处带来了光明,被称作“拂晓劲旅”。

  第47集团军前身是彭德怀带出来的红军独立一师、红五军一部,也是着名的“南泥湾大生产”部队,战斗生产两不误。解放战争期间参加了辽沉战役和平津战役,解放后返回湖南成功执行剿匪任务,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对内和对外战争中的经验都极其丰富;

  第54军的前身是我军历史最悠久的部队:前身是着名爱国将领叶挺将军创建的“叶挺独立团”,随后又成为八一南昌起义的主力部队,朱德总司令上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所率领的的居然也是这支部队,从大革命时期一直打到解放战争,有“王牌铁军”的美誉。

  建国后在整合第44和45军时,两军曾经因为番号问题出现争执,最终还是靠周恩来总理提议将番号取消并取原先番号的尾号重新命名54军才重塑了这么一支英雄部队。

  不忘初心才能继往开来,由于军改以及战区制的改革,这些英雄的部队被全部改编为新的集团军,继续镇守祖国的大地。尽管不再使用原先承载着他们光荣与使命的番号,但他们在我军历史上的功绩,注定将名垂青史。

  经的英雄部队没有人会忘记,他们今天的调整,换来的将是解放军编制体制以及联合作战体系所取得的历史性突破。

  改编部队、裁减编制,并不意味着陆军的18个集团军曾经的辉煌历史会彻底消散,恰恰相反,与时俱进、继往开来才能真正保障我军的强劲战斗力。

  “面对编制体制调整的时候,300多名干部要分流,94名家在驻地的干部要面对异地交流,但是没有一个逾期报到、一个滞留部队,更没有一个向组织提出个人要求!

  作为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等我党历史优秀部队的传人,我们要传承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军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始终坚信,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用强军目标推进改革,不断强化国防和军队建设。我们这支已经走过90多年光辉历程的人民军队,必将建成世界一流陆军,让每一名中国人都能实现我们的“强军梦”!

  [3]杨宸琇.军改一周年:矢志改革强军 聚焦能打胜仗[N].央广网军事板块,2016-12-03.

  [4]丁鹏、杨雅雯、沙洋波.别了,18个集团军[N].新华社解放军分社,2017-04-28.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