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为工程造价信息资讯类第一门户!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广西工程造价信息网-一级造价师,二级造价师,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培训,注册-广西造价信息网

热门关键词: 

  近日,腾讯游戏通过官方微信发布“2024年寒假暨春节假期前后未成年人游戏限玩日历”。在1月22日至2月24日期间,未成年人只能在1月26日至28日、2月2日至3日、2月9日至17日以及2月23日至24日期间晚8点至9点登录体验游戏,游戏时长总计16小时。

  记者了解到,针对借号、共号或上网租号行为,同账号多设备频繁使用将触发人脸识别。同时,腾讯游戏各平台内也有实名认证、限时限充等防沉迷措施,不满12周岁的儿童不能往游戏内充钱,疑似未成年人使用的账号将会触发人脸验证。此外,腾讯游戏还宣布推出“AI自助+人工视频”的家长服务助手,最快可在24小时内为家长提供在线视频服务,可根据家长个性化诉求推荐管控方案。

  近日,在成都市武侯区某商城内,陈女士带着儿子出来购物,在被问及对于“限玩日历”的看法时,陈女士非常兴奋。“这种形式很好,我建议可以延伸到日常来,不用只限制于春节期间。”陈女士坦言,她的孩子今年14岁,平时一放假就抱着手机玩游戏,成绩也不上不下,让她很是头疼。“只要放假,除了游戏还是游戏,也不出去运动,我有时候为了让他出去运动,只能通过设置路由器来限制他。”陈女士说,通过网络来限制孩子不能玩游戏是实在没办法,“限玩日历”能从根源上让孩子玩不了游戏,这种形式非常有必要。

  另一边正在提前采购年货的刘女士告诉记者,自手游的迅速发展后,很多未成年都有沉迷其中的趋势,其中也包括她的女儿。“以往女儿在周末的时候会经常和同学出去玩,但是去年开始,我发现她把很多休息时间都用在了游戏里面。”刘女士表示,女儿平时成绩很优秀也比较懂事,自从发现有沉迷游戏的趋势后她一直很担心,但是也没有找到一个好的方式来跟孩子沟通。“跟孩子的交流还是太少了,这个春节我决定带她出去旅行。”刘女士说,因为“堵不如疏”她还是希望通过了解孩子的内心后进行一个沟通,“限玩日历”让她有了一个与孩子深入沟通的机会,当然也不用担心孩子会在春节期间进一步沉迷游戏。

  “我肯定是支持这种形式的,但寒假一般都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游戏时长总计16小时,这个限玩时间有点短了。”陈先生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都是在数字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游戏是他们社交、放松的一种方式,一下子限制得这么严格,可能会让孩子们感到被束缚,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现在来看有点一刀切了,我觉得还可以再优化一下限制形式,因为每个孩子的自控力和家庭环境都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可能很懂得节制,玩游戏并不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而有些孩子可能就会沉迷其中,无法自拔。”陈先生说。

  其实自2021年8月起,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新规正式出台后,腾讯游戏在当年春节期间就发布了“限玩日历”,整个寒假能打游戏的时间最多14个小时,春节当天也才能玩1个小时。相较于去年的14个小时,今年能玩游戏的时间多了2个小时,经过走访,记者发现孩子们其实也有不同的想法。

  走访中记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将短暂的游戏时间给予了《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因为需要保持“段位排名”,其余手游则被认为“可玩可不玩”。“因为朋友们都在玩王者荣耀,平常大家聚在一起,不是组队打游戏就是交流升级秘笈,如果我不玩,就成了圈外人。”不管熟不熟悉,只要拿上手机组成一队,那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初一学生王子豪表示,特别支持限制寒假游戏时间。“这个寒假最开心的事就是和朋友们一起打篮球,往年总是凑不齐,人齐了也是躲在奶茶店‘团战’。”

  高一学生刘嘉豪告诉记者,他最爱玩的是手游《和平精英》,平时都是跟同学一起玩,在游戏限玩后他选择了运动。“其实在前两年最开始实施限玩的时候,我想的是玩不了你腾讯的游戏我还不能玩其他游戏吗?结果我发现不光腾讯的游戏,网易、4399小游戏甚至微信小程序的贪吃蛇都有游戏时长的规定。”相对于最开始的心烦,刘嘉豪现在已坦然接受,毕竟今年还可以多玩2个小时,其他时间就选择打篮球打羽毛球。“

  “这个限玩看似一刀切,其实很有必要,因为大多数未成年人是不具有克制力的,而且这种限玩模式也应该延伸到日常来。”四川省社科院教授胡光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成年人很容易沉迷游戏其中,游戏平台可以考虑试点在日常也实施限玩措施。“光靠限玩是不行的,学校和家庭的引导至关重要。”对于防止未成年沉迷游戏,胡光伟也给出了建议,“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上考量一下在固定时间安排规定动作,而家庭方面应担起监管的责任,拿出耐心和信心引导孩子培养兴趣爱好,让他们能有获得感、成就感,替代游戏给他们的这种感受。”

  胡光伟表示,或是出门社交,或是培养兴趣爱好,亦或是与家人团聚闲聊,那些失去的游戏时间,都将变成孩子们青春里不可或缺的宝贵经历。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