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为工程造价信息资讯类第一门户!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广西工程造价信息网-一级造价师,二级造价师,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培训,注册-广西造价信息网

热门关键词: 

  2021年最流行的社交货币,频频登上热搜的“基金”必占其一。忽然之间,大家都变成了心碎基金女孩/男孩。基金讨论区变成了“相亲角”,不少人发帖“心碎基金女孩/男孩求收留”,活跃在各大基金讨(相)论(亲)群。

  有关基金的段子层出不穷。“若不是你突然闯入我的生活,月底我至少还剩200多。”“看到那个最高点了吗,我在那梭哈的。”

  “不看等于没亏”,即使你选择了把眼睛闭起来,卸载掉所有的基金App,食堂、工位、洗手间,不管走到哪里,还是逃不开市场情绪、基金涨跌的晴雨表。

  第一次买基金是我在银行工作的时候,当时买了银行主推的一支基金,也没太在意,过了一段时间点开看,发现涨了非常多。那个时候就觉得基金可以买,不过没买多少,刚毕业没什么存款。

  去年春节后开盘第一天,因为疫情股市大跌,我吓得把基金一笔赎回,结果第二天又猛的大涨,我心痛地在床上打滚。

  因为这个事情和我姐交流,发现她买了十几支基金,我刚好也有了存款,心思就活络起来了。一开始还是小心试探,大部分钱买了风险比较低的债券型基金,还有小几万买了股票型基金。

  结果去年股市行情特别好,相比之下债券型基金的表现根本不够看。我渐渐大胆起来,去年11月,把债券型基金里所有钱都取出来买了股票型基金,算上股票,我已经把全部存款都放进去了。

  之后赶上12月和今年1月的一波大涨, 那段时间我是线点的那一天,我高兴得头都晕了,真的生理上的头晕。

  基金相关的App我每天要刷几十、上百次,如果当天大涨,从晚上6点开始我就不停刷收益更新,明知道还没有到更新时间,但就是忍不住要点开刷。一到周末和节假日,看到数字不动,就会感到很寂寞。

  现在我有接近20支基金。基金数量越来越多,我开始为它制作专属的excel表,我需要知道我每只基金的成本、收益,在APP里一个一个去点太麻烦了,心里总觉得没有掌握我应该掌握的信息。

  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做基金的挑选和对比,就像宝宝一样呵护它们。持仓风格比较相似的我会观察一段时间,看表现留一两支,赛道也比较全面。

  我制定了我自己的养基策略,定投就像种韭菜,肥了就把它割掉,一般收益达到15-20%会卖掉一部分。因为那么多只基金,每月定投要2万多,我每个月还要还贷款,没有那么多钱。不过像春春(刘彦春)、坤坤(张坤)这样的明星基金经理,我尽量长期持有不去动它们。

  这个excel表格常常更新,因为我要时不时看看哪些基金熟了。每次看着我的表,我都很有满足感,甚至于表格怎么看起来更美观一点,我还设计了一下,并不只是粗糙的放在那里。

  我本来对自己的策略感到很得意,但在去年,这做法不太聪明。最聪明的做法应该是年初一笔买进去不动,这样的线%的收益。不过这都是事后复盘了,谁知道一年后的涨跌呢?

  就像春节前后,人人都说节后会涨,结果大跌5天。跌的第一天,失望;第二天,难受;第三天,我痛苦到开始作法,发各种红色的东西,在小红书上发了四张大红色的照片,要压一压这跌势。

  到了连续下跌的第五天,我感觉自己佛了,韭菜兽进化了。我不再频繁刷基金App,开始清空自己的心态。

  炒股买基心态很重要,我也琢磨出了自己的小技巧。如果大涨,我就会卖一点点;如果大跌,我也会买一点点。金额少不重要,关键是要有这个动作。这样一来不管后面是涨还是跌,心态都好一点。

  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我在逛超市,当天涨得太好了,我拎着超市篮子站在一个柱子旁边非常纠结,卖还是不卖?最后就“战术卖出”,只卖了3000块,我觉得这对我年后大跌稳住心态是有一点点帮助的。

  总体来说,我心态还算可以,毕竟我在不懂事的时候炒股,20万亏掉13万。基金嘛,经过春节前后一轮大涨大跌,现在基本上是不赚不亏的。

  春节后的第一天,大家都觉得是开门红,我也一度觉得开门红“稳了”。春节七天,我一直不停地刷财经新闻,这些新闻告诉我,美股又涨了,全球商品暴涨,港股大牛市,想必A股也稳了。但我还是太天真了。

  A股刚开盘还是红的,后来就感觉到风向不对了,尽管全市场涨多跌少,但是我重仓的消费类基金逆势大跌。跌的第一天,我加仓了1万,虽然心里觉得现在“抄底”有点早,但是想想比起那些节前最后两天加仓的人来说还是合算的。第二天又跌,我觉得没什么问题,第二天又加了1万。

  曾经我也是一个爱旅行、爱打卡各种美食、幻想和男神谈恋爱的普通girl。但买基金为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我开始关注各种各样的理财公众号,开始学习半导体、光伏、机械、电子行业的碎片化知识,开始看霍华德马克思、查理芒格等人的书。

  渐渐地,我看世界的角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看到浪姐我可能会反思为啥没有买芒果超媒的股票,看到奢侈品会觉得还不如拿钱去买基,欣赏的男神也从居老师变成了基金圈的春春……

  被割的经历也不少。过去两年,虽然市场行情总体在上涨,但我也买过一些很坑的基金,买的时候就已经是它的高点了,后面一直也没涨回来。

  投资是个每次被割后看似有所成长,下一次又不断掉坑里的过程。有时候,跌了以后看似是赎回保平安,但是再过几个月它又涨上去了,事后来看,你就会发现你卖在了一个低点。更多时候时候,一开始只买了两三千试试,涨上去尝到甜头,又会后悔怎么才买了这么一点,不小心后面追高的大部队就站在了山顶。

  我平时是用信用卡,发了工资之后,先把信用卡还掉,剩下的都投到基金里。微信里会留一点点零钱。我身边的人基本上也是这样,几乎所有的钱都放在基金里,银行储蓄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我没有借钱买,所以心态还行。连续大跌我就干脆关闭账户不看了,闭上眼睛就不亏了。很像抖音上很火的背景音乐,终于将你眼睛闭了起来……

  我买了20万,刚好赶上了红利期,去年这支基涨了55%,就很莫名其妙的赚钱了。当时我连什么是持仓都不知道,说起来还有点凡尔赛。后来认识我老公,我们就制定了新的理财计划。我的操作方式也很简单,就是我老公告诉我可以买了,我就买进去。

  前两年行情太好,我更加坚信基金是长期的。我也不定投,就一次性买入,买入之后不管是涨还是跌,我就不去管它了。

  但最近两个月,基金频频上热搜,你很难不关注到。有时候刷微博刷着刷着,就会跳出来几条,我就忍不住去看。但一旦想去看了,每天就不自觉地会去看,其实是很影响心情的。

  我就和自己说,反正基金是长期的,今天赚的钱也不是最后赚的钱,今天亏的钱也不是最后亏的钱,就像哪一天像拆盲盒一样,打开看,说不定会有惊喜。

  相对于炒股,我还是更喜欢买基金,因为基金不用动脑子,以我的操作方式来看,也不用担心操作错了。

  但我的同事不是这样,他们会研究高抛低吸的策略,经常在工位上怄气。这个月不应该加仓,下个月加仓又加少了,情绪总是阴晴不定的,有时会很暴躁。反而像我这种一次性买入的,心态会比较稳。

  虽然我决定不看基金和股市了,但我只要一进洗手间,就一定能知道今天大盘是涨还是跌。在洗手间经常能听到女同事骂基金、骂基金经理,前几天我还听到有同事说“去年张坤是偶像坤,今年张坤是丢脸坤。”

  我觉得基金经理也很冤,因为大家只会提他亏了多少钱,操作又亏了8个点这种的,但分红回来了多少钱,大家就从来不提。

  今天我同事心情都很好,所以大盘应该还不错。现在想想,当初把嫁妆都投到基金里,还是挺不知者无畏的。因为不懂,所以不害怕,现在陆陆续续懂了一点,就不会那么大胆啦(笑)。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