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并肩山海有情|原创民族歌剧《山海情》即将登陆岛城!
4月7日,歌剧《山海情》将登陆岛城,由着名指挥家张国勇执棒,青岛交响乐团担任乐队演奏,与国家大剧院合作演出,本场演出将由张安琪导演,王宏伟、龚爽、徐晶晶、金郑建、马腾、吴梦雪、陈滢竹、关致京等一众优秀艺术家继续用地道的方言、动人的咏叹调,为大家讲述“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的东西协作、山海和鸣的脱贫传奇故事。
《山海情》中的“山”指宁夏,“海”指福建,各取一字,就成了“山海情”,讲述上世纪90年代以涌泉村为代表的宁夏西海固人民搬迁至银川近郊永宁县境内,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之下,开发荒土、从无到有建立经济开发区,共同把荒凉贫瘠的戈壁滩打造成了“塞北江南”的伟大拓荒史诗。
从福建到宁夏跨越两千多公里,《山海情》透过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呈现了一条东西部对口帮扶的共同繁荣之路,用艺术表达再现了脱贫攻坚楷模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表现了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
尕妹妹:通常用来形容年纪较小的女孩。在西北地区,尕妹有时也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孩,像“花儿”一样。
上世纪90年代,县移民办青年干部得福,回家乡涌泉村劝返逃离吊庄移民村的李大有等村民。遇上心中爱恋的姑娘水花。水花正准备随得福弟弟得宝等几个村里青年出走,躲避其父为她定下的婚事。最终水花还是迫嫁苦水村,得福心中苦闷。
三年后,新一批吊庄移民户在荒滩上跋涉,途遇福建援宁干部陈金山。得福为移民村的用电问题,与变电所刘所长发生争执。水花携残疾丈夫及时赶到,使新村得以供电的居民户数达标。
1997年7月,移民村正式命名为“闽宁村”。来自福建的扶贫团队,由挂职副县长陈金山和农科专家凌一农带队进村,发展庭院经济,组织劳务输出,并提出扬黄灌溉的长远规划。得宝和和水花栽培双孢菇,麦苗等年轻姐妹决意去沿海地区打工挣钱。得福成为第一任村支书。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闽宁村发展为闽宁镇,昔日的涌泉村将整村迁徙到平原地区,告别山居生活,建立共同富裕的新家园。
2024年4月7日,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山海情》在岛城唱响,一起聆听这部诚意满满的精品之作,感受中国百姓生生不息的奋斗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