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加快培育壮大现代海洋產业
广东小蜘洲岛北侧,“格盛1号”半潜桁架式养殖平台上,一声“起网”,一条条膘肥体壮的章红鱼随着渔网被提出海面,溅起阵阵浪花。
无人机投喂、机械臂捕鱼、智能化管理……珠海格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兵说,经过7个多月的精心喂养,首批规模化试养的章红鱼鱼苗单体均重已达8斤以上,预计可收获约10万斤。
研发在广州,建造在东莞,投运在珠海,鱼苗繁育在湛江,“格盛1号”集聚各地优势產业资源,从建造到交付隻用了7个多月。
截至目前,广东省已开工海洋牧场项目上百个、总投资额超200亿元,共建设约6000个重力式深水网箱和11个桁架式养殖平台。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加强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强化港產城整体布局,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全面建设海洋强省。”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广东优化海洋经济发展格局,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加快培育壮大海洋牧场、海上能源、临港工业、海洋旅游等现代海洋產业。
广东不断完善海洋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形成点上开发、适度集聚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广州、江门等地的船舶制造產业,深圳、东莞等地的海洋电子信息產业,汕尾、珠海等地的海工装备制造產业,湛江、阳江等地的海洋牧场和海上风电项目……沿着4000余公裡的海岸线,广东14个沿海城市的海洋產业各具特色,串珠成链。
“大多数造船企业订单都排到了2028年后。”广东广利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军说。广州市南沙区龙穴造船基地年造船產能超550万载重吨,產值超400亿元。
2024年12月,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在阳江正式投运,这一实现多项“全球首创”的海上风电平台,在广州的中船黄埔文冲船厂完成安装,建造则是在汕尾陆丰的海洋工程基地,实现產业协同、“牵手”共赢。
广东打造海洋科技策源地、培育海洋新质生產力,累计安排专项资金约19.5亿元,重点支持海洋六大產业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取得160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形成210余项自主知识產权新產品、新装置。
中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助理总裁陈有孝介绍:“目前,在海上油气生產平台自主知识產权方面,我们已实现了从0到100%的跨越。”
2024年,广东海洋生產总值超2万亿元,约佔全国海洋生產总值的1/5,海洋经济总量连续30年居全国前列。
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近年来,一批海洋“国之重器”落地广东。目前,广东在海洋领域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百余家省级涉海研发平台,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已啟动首批海上试验。
人民网北京4月12日电 (欧阳易佳)近日,水利部召开西辽河生态补水成效新闻发布会。会上,水利部鬆辽水利委员会主任张延坤答人民网记者问时表示,西辽河生态復苏取得了重要阶段性进展,谋划多水统筹,在深挖本流域节水潜力基础上,用好引绰济辽、辽寧供水延伸工程内蒙供水支线等引调水工程水量,依托流域水网骨干工程建设,实施跨流域调水,从根本上解决了西辽河流域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人民网北京4月12日电 (欧阳易佳)近日,水利部召开西辽河生态补水成效新闻发布会。水利部副部长陈敏在会上表示,作為辽河干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辽河干流自1998年起断流至今已有27年。…
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