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为工程造价信息资讯类第一门户!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广西工程造价信息网-一级造价师,二级造价师,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培训,注册-广西造价信息网

热门关键词: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邓小平十分理解老将的心情,都是战争时期为国家出生入死的战士,现在说裁就裁,情理上确实于心不忍。

  1940年,时值百团大战后期,邓小平刘伯承等人随八路军总部机关转入太行山腹地后,直到次年12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精兵简政的指示。

  邓小平十分支持,于是贯彻落实,雷厉风行。1942年,精兵政策成为了晋翼鲁豫边区的年度中心任务。

  1942年1月7日,邓小平和刘伯承在河北涉县亲自主持召开精兵动员大会,邓小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阐述了政策的必要性:

  “一切都是为了国家!部队只有强大了,才能打胜仗,咱们才能保家卫国,望同志们体谅。一支臃肿的部队,如何灵活地躲避子弹呢?”

  在邓小平刘伯承强有力的领导下,合并了一些性质相近的部门和伙食单位。又从机关抽调一批年轻有力的战士补充到连队。

  但同时,精兵并不是“过河拆桥”,被精简的同志,也都是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士,都是为国拼命的英雄。

  单位或将他们送至学校深造学习,或安排加入生产部门,或安排到地方工作,或尊重个人意愿,让其回家务农。

  早在1941年,日军首领冈村宁次制定了一套“C号作战计划”,最终目的是消灭驻太行山北部地区的八路军总部。

  为此,冈村宁次训练了两支“特别挺进杀人队”,就是恶名昭着的“挺身队”,用于刺杀八路军首脑人物。

  这两支队伍化妆成八路军战士的模样,昼伏夜出,不走大路,不与人接触,直奔八路军总部驻地麻田和一二九师司令部驻地赤岸村。

  他们探清了包括彭德怀、左权、罗瑞卿等高级将领在内的,八路军总部机关等重要部门的确切方位,以及战力部署,之后迅速向上汇报。

  24日,得到情报的日军一刻都不耽误,立刻派出装备精良的三万兵力从四面八方将八路军驻地团团包围。

  不管是安排一万人撤离,还是组织一万人突围,都不是一件易事!然情势已十万火急,25日,八路军当机立断,兵分三路进行突围。

  战斗进行到下午5时,左权组织战士们继续突围,在他的领导下,绝大部分战士们都成功突围,脱离险境。

  与此同时,同为袭击目标之一的刘邓大军,因在1942年初贯彻执行了精兵政策,部队无比精悍,军事素质极高,作战力极强。

  还不待“挺身队”有所动作,已经有敏锐的战士识破了他们的伪装,并迅速组织作战,一气呵成,最终化险为夷。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但绝不是结束。在精兵的漫长道路上,邓小平将会做出巨大的贡献。虽说道阻且长,然而行则将至。

  在这一年中,邓小平只要是出席各种关于军队工作的汇报活动,都会反复强调部队机构庞大,机构重迭严重这一重大问题。

  邓小平从抗战的硝烟中走来,深知精兵强将对军队的重要性,此后余生,都在不遗余力地贯彻执行精兵政策,力排众议,只求国富兵强。

  邓小平思路情绪,目标明确,他多次公开坦言:“精简精简,主要是减机关和保障单位,而不是减技术兵种。”

  “连文件都不能及时送达的部队,还指望下达作战任务,还指望快速出击?做梦!我看要砍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

  “我算了一下,军队至少可以缩减150万人。你们知道能省多少钱吗?10个亿!这10个亿用来搞武器,用来建设国防,难道不比解决吃喝拉撒有价值多了吗!”

  一席话毕,军队“消肿”行动即刻提上日程,着手安排。铁道兵,工程兵和后勤被列为“精兵行动”的重点对象。

  方向有了,任务也布置下去了,可如此艰巨的大工程,何时才能完成呢?邓小平对此持乐观态度:“我看两年就行。”

  1975年7月14日,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竖了竖五根手指,痛斥了军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总结为五个字:“肿,散,骄,奢,惰。”

  这五个字,也是精兵政策存在的意义,所谓精兵,就是要将这些陋习,这些有损军威的“成分”全部剔除,为中国建立一支强大的清朗之军。

  邓小平一阵见血地指出了军队存在的问题,句句掷地有声,这对全军战士都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改革有望,军心沸腾。

  但随后“消肿”行动还是被暂时搁置了几年,直到1977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军委会上才重拾政策,旧话重提。

  这比之前的预期正好晚了两年,但邓小平向来说一不二,雷厉风行,只要是利国的政策,他就必须推动落实。

  1979年6月,邓小平与聂荣臻聊起来军队建设问题,他认为当前军队得到高级领导班子普遍趋向老龄化,要做调整,这是部队精简的重中之重。

  两天后,在军委会议上,邓小平宣布由聂荣臻主持调正野战军军级,各大军区以及各兵种领导班子的工作。

  在聂荣臻的奔走下,仅用时四个月,一份全国军队各级领导班子的配备名单就拟定完毕,经由邓小平审核后,悉数通过。

  如若一经宣布,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军队中不乏有资历,甚至是有战功的将领和战士们,邓小平是如何处理的呢?

  1984年国庆大阅兵时,80高龄的邓小平出席了阅兵。11月1日,解放军高级将领们齐聚一堂,参加邓小平组织发起的小型会议。

  此时距离阅兵只过去一个月,众人还沉浸在阅兵的喜悦中,兴高采烈地交流着,邓小平微笑不语,眼神里多了一丝欣慰,又多了一分坚定。

  “我知道大家都很满意这次的阅兵,不仅你们觉得好,国际上的反响也很不错。美中不足的是,让我一个80岁的人来检阅部队,本身就是最大的不足。”

  放眼世界各国,还没有哪个国家是这样的,邓小平绝不允许这种情况恶化下去,“消肿”这个话已经讲了十年了,邓小平就这个问题,做了最后一次强调:

  “说白了,肿,就意味着我们指挥作战的能力不高。虚胖子能打仗吗?就像拳击运动员,身体很重,但是不虚,虚是打不了拳击的。”

  在座的领导人都是战火的亲历者,谁都知道邓小平所言甚是,如果开战,现如今这样臃肿的领导结构,根本不可能做好指挥部署工作。

  至于现如今,军队肿在哪里,众位都是解放军的高层,其实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不是肿在作战部队,而是肿在各级领导结构!

  “就从三总部下手,总政治部,总参谋部,总后勤部,一个都少不了,大军区紧跟其后,不需要那么多,该合并合并,该撤销撤销。”

  从1975年至今,军队陆陆续续进行了数次规模较大的精简和调整,然而还是不够。部分机关和单位,精简一次,膨胀一次,边减边膨胀,等于无用功。

  于是,1985年6月4日,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邓小平伸出一根手指,用波澜不惊的语气,宣布了一个宏伟又果敢的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再裁军一百万人!”

  无论是老将还是士兵,军营凝聚着这批人一生的心血,现在说裁就裁,说走就走,任谁都接受不了。阻力之巨大,可想而知。

  “总部机关要那么大干什么!机关大了,部门多了,扯皮的事情就多了。三总部要那么多副职干什么!副职多了,官僚主义就泛滥了,你们三总部要带头‘消肿’!”

  在邓小平的“疾言厉色”之下,三总部明白,自己是全军“消肿”的突破口,因此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端正了态度,认真着手裁军事宜。

  结果,效果显着,此次整编肿机关以上机构减少了将近六分之一。人员在原有基础上平均精简了一半,从而使得总部机关较之过去精干了不少,成绩喜人!

  那些牺牲的战友,那些并肩作战的光荣岁月,都将在此次裁军中被抹去痕迹,无论从工作,生活和个人感情上来说,都是很痛苦的事情。

  为了党和人民,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更上一层楼,如同战争年代指哪打哪一样,现在要去要留,军人们含着泪坚决执行命令。

  这说明中国军人不仅经得住战时的生死考验,即使到了和平年代,也能经得起体制编制改革过程中,个人名利地位得失的考验。

  军人爱国,国家也爱军人,如何安置这些“被裁”的军人,又是个马虎不得的大问题,这不仅关系到个人,还关系到军人家庭的生计。

  他将军人转业至地方后,可能会遇到的诸多困难全部设想了一遍,之后立刻着手安排军转干部的安置工作。

  转业军人都得到了妥善安置,迈入各行各业,大放异彩,或是经商创业,在全新的领域体验与军旅生涯完全不同的人生。

  百万裁军非但没有削弱军队战斗力,反而更加高效地增强了军队的作战能力。这也是邓小平极力贯彻坚持的愿意——一切为了强国。

  经邓小平批准,陆军与其他特种部队统一整编为陆军集团军,而在海空两军中,又增加了诸多兵种扩充队伍,提升战斗能力。

  与此同时,被“裁军”的军人们融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此次百万裁军政策圆满落实,这一切都离不开邓小平先生的殚精竭虑,离不开他的伟大决策。

  从1975年提出“消肿”的概念,到1985年彻底落实,期间无论遭遇了怎样的阻力,都在其超强悍的魄力下,一一化解。

  成大事者不能困于人情,而要事事以国家为先,即使当时不被世人理解,也要秉持着一腔孤勇,贯彻执行。功过是非历史自会评判。

  邓小平提出的裁减军队,提高战斗力的思想,不仅在当时被党中央当成做出重要决策的指导思想,就是在今天,对军队改革和国防建设,仍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

  致敬邓小平先生,致敬他的坚定不移,同时也致敬“百万裁军”政策中,所有落实政策的军人,正因为有了您们,才有人民的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上一篇:桃李不言(táo lǐ bù yán)这样理解正确吗?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