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为工程造价信息资讯类第一门户!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广西工程造价信息网-一级造价师,二级造价师,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培训,注册-广西造价信息网

热门关键词: 

  早在大一下学期,在师兄刘良淼的引领下,叶乐滢便踏入杨莉老师的实验室,她当下就对这一全新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前只在课堂上“久闻”PCR扩增仪、离心机等仪器的“大名”,这是第一次见到“实物”,似乎感受到“召唤”一般,她决定加入实验室,投身科研探究。

  做科研,谈何容易。刚加入实验室的叶乐滢仍是科研“小白”,就要开始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甚至大部分是全英文文献。克服语言障碍后,她发现最大的困难是看不懂文献,这些知识与方法对于新手过于深奥。短时间内掌握该领域的整套体系是几乎不可能的,于是叶乐滢决定先深扎几个有针对性的专业名称,熬夜至凌晨两三点也要将它们看懂读透,最终“拿下”一篇篇晦涩难懂的论文资料。

  角逐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之路也非康庄大道。琼脂糖凝胶电泳、DNA和RNA的提取、质粒的分离提取、大肠杆菌的培养、PCR荧光定量分析、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遗传转化实验.....研究一个课题要涉及到的实验数量和难度超乎叶乐滢原本的设想。“科研的过程会伴随很多挫折与失败,实验结果做不出来也是常态。”从未接触过的实验方法、反复报错的实验数据,导致往往进行一个步骤就要花费几周的时间。为了研究如何培育出更大果径的蓝莓,她几乎舍弃了所有课余时间,整理研究思路,创新实验方法,反复经历一个实验周期内失败与成功的交替。

  然而生活是忙碌的,更是自由的。叶乐滢并不在意竞赛的结果,只是抱着好奇与学习的心态,想了解科研的全过程。热爱科研是她一直坚守实验室的初衷和动力。在科研中,叶乐滢既感受到设计步骤、处理数据、撰写论文的忙碌,也享受着因为热爱带来的欣悦与满足。阶段任务结束后,她也会与朋友聚餐、旅游,缓解压力。

  在科研路上,她很幸运能遇到良师益友。在答辩前,杨莉老师经常帮助团队修改完善PPT到深夜,在团队遇到困难或瓶颈时给予关怀。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会帮助她修改论文和综述,指引课题研究的方向。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她与团队共同夺得国家级一等奖的成绩。

  “科研是艰辛的,但实验室也教会了我很多。”成就的背后是无尽的热爱和坚持,紧张而温暖的科研经历让叶乐滢沉浸其中,她决定踏上漫漫科研路,前往科研下一站——中国科学院大学动物研究所,唱响忙碌而自由的人生主旋律。

  当一个P人的便签和备忘录中写满了每周计划,那么ta一定正走在坚定追求目标的路上。备战考研的过程就像一场长跑,叶乐滢制定短期计划来攻克其中漫长、煎熬的过程。“计划周期太短可能会赶不上变化,周期太长又过于虚无缥缈。我习惯于制定周计划,这可以帮助我稳定地推进学习进度。”

  借鉴上岸前辈在小红书和B站分享的经验帖,叶乐滢总结出每门课学习“套路”,并结合自身备考进度和知识掌握情况,对学习安排作出了个性化规划。上午准备偏记忆的英语和思想政治理论;对于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这两门重逻辑与理解的专业课,叶乐滢融合网课重点、难题错题做笔记,最后形成了各有十到二十万字的文档。“在听课的过程中渐渐丰富笔记,把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

  以初试第二的成绩进入复试,叶乐滢非但没有丝毫放松,反倒更为紧张:“研究所录取学生总数少,即使是第一名也有可能被刷。”备战复试,叶乐滢依然坚持制定每周计划,复盘自己的科研经历。每天早晨,她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模拟面试。穷举面试老师可能会提的问题,一遍遍模拟面试场景进行回答。“脑子里知道的和真正说出来的是不一样的,只有都模拟一遍才算做好了准备。”正是有了这样充足的准备,叶乐滢踏入复试教室的那一刻,没有恐惧与颤抖,只有坚定的脚步和胸中成竹。

  准备复试期间,叶乐滢正在绍兴市第一中学实习。当复试撞上实习,叶乐滢的J值再次“拉满”。备课与备考相交替,在合理有序的安排下,看似矛盾的两件事也能互为解药。“我发现给学生上课很有趣,他们的朝气、活力以及对知识的探索精神常常给我很多力量。”

  师范技能的培养也对面试起到了极大的帮助。持续磨练上课、说课,她不仅仪态大方,还敢讲敢说。“复试时候,即使有一整个教室的老师,我也没有怯场。”

  没有一场历练会白费,科研经历、师范技能、日复一日的坚持,都在收到录取通知的那一刻感慨“轻舟已过万重山”。作为P人的叶乐滢却有着J人般的自律,她感慨道:“能考上真的很神奇!”努力的人儿,这哪是神造的传奇,这是你自己创下的奇迹。

  拥有丰富的科研经历,曾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成功上岸中科院……也许在旁人的眼中这定是一位内核稳定的超级学霸,能够拥有自己的节奏而不被环境打乱。然而,叶乐滢直言自己极易被环境影响、情绪波动比较大。“看到别人在学习我就不敢让自己闲下来,常常是逼着自己学。”“总是觉得自己进度不够。”“考研过程中经常想换一个目标院校,甚至在报完名以后也还是会经常后悔。”在环境的裹挟下,叶乐滢身心俱疲,却还是无法达到学习的最高效率,经常被焦虑的情绪无限挤压。

  半小时以上的耐力跑是叶乐滢释放压力的独特方式。“我喜欢跑步、骑行,运动会让我很放松。运动过后就像一场重生,我好像又有十足的动力了,再严重的事情都会自然消散。”焦虑时,叶乐滢每两天就会抽空去健身房,用运动给身体充电。

  建立良性关系网也是叶乐滢的力量来源之一。感同身受难能可贵,同步考研、同频共振的同学总是能为叶乐滢送来有效激励。“找不到方向,和同学朋友倾诉,总能得到有用的建议,让我豁然开朗。”记录备考日常分享在朋友圈,好友的点赞与留言也能缓解不少焦虑。考研的路上出现过很多的雾霭,但其实在叶乐滢心中,自己的目标一直清晰——“收拾好情绪以后,还是会有‘关关难过关关过’的勇气与毅力。”

  考研后期,叶乐滢选择回家备考。在家独自备考能最大程度屏蔽外界环境的负面影响,家人的关怀也让她的情绪愈加稳定、松弛、从容。“我是那种比较难开始做一件事的人,但是一旦着手并且进入状态以后,我会一直学个尽兴。”没有从众早起,叶乐滢选择了更松弛的作息——每日持续学习10h,灵活安排休息时间,一旦开始就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知识的积累取代了钟表的摆动,成为时间的证明。

  学习时心无旁骛,休闲时与家人散步、聊天,叶乐滢实现了从焦虑备考到松弛备考的转变。“没有必要太逼自己,只要内心足够想要,就会自然而然地认真、高效学习。”焦虑的本质是向善发展的期望,松弛的目的是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凭借着内心的坚定信念与张弛有度的备考节奏,叶乐滢渐渐治愈了时常“裂开”的不稳定情绪,专注于笔下,沉浸于书卷,在内心世界静心凝神,在外部世界积蓄能量。

  矛与盾看似对立,二者相统一时才能发挥1+12的作用。叶乐滢科研经历、学习习惯与情绪调节中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也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了独一无二的她。“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叶乐滢将在科研道路上继续深耕深造,坚守初心,忙碌且自由,拥有真正的自己。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