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阿尔茨海默病等早干预早治疗复旦团队研究成果登上《自然·衰老
日期:2024-02-1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浏览次数:179
14日,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冯建峰教授/程炜研究员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团队展开联合攻关,通过血浆的蛋白检测,人类可提前预知阿尔茨海默病等失智症的风险。这一研究成果以《血浆蛋白质组学预测健康成年人未来痴呆风险》(Plasma proteomic profiles predict future dementia in healthy adults)为题,发表在《自然·衰老》(Nature Aging)。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研究运用AI for science(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对1463种血浆蛋白组学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建模,从而挖掘出能够提前对阿尔茨海默病等失智症的风险进行预测的关键生物标志物,为疾病的早干预早治疗提供了可能。
据该团队介绍,如果一切顺利,半年后可应用到临床检测,筛查出高危人群。早发现为早干预,延缓甚至消除阻碍病症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此外,研究团队透露,部分体检医疗机构已主动与团队取得联系,探讨将相关检测加入体检项目的可能性。下一步,团队将围绕我国的阿尔茨海默病等失智症的风险人群队列开展数据采集和交叉验证,针对我国人群队列的基线水平对相关数据作出矫正,开发出最适合我国人群队列的阿尔茨海默病等失智症预测数据模型。
14日,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冯建峰教授/程炜研究员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团队展开联合攻关,通过血浆的蛋白检测,人类可提前预知阿尔茨海默病等失智症的风险。
上一篇:世界罕见病日这些童线万中国家庭的无助
下一篇:专家提醒科学防治老年心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