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繁荣进步注入文明力量——国际社会热烈欢迎联合国设立文明对话国际
第78届联合国大会7日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线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海内外人士纷纷表示,文明对话国际日的设立正当其时,将为不同文明间消除偏见误解、增进理解信任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不断落地生根,为人类社会的团结进步、共同繁荣注入文明力量,为实现人类文明共同繁荣进步提供持久动力。
“联大通过这一决议十分可喜,这很好呼应了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巴基斯坦前驻华大使娜格玛纳·哈什米认为,文明对话国际日的设立提醒人们,文明的核心意义在于人类相互支持,将促进多边主义、推动以和平方式实现全球普惠增长与发展。
5月5日,当地儿童在巴基斯坦西北部马尔丹市的塔赫特巴希佛寺遗址参观。2023年,中国志愿者同巴基斯坦开伯尔-普什图省考古与博物馆管理局联合发起“犍陀罗守护人”项目,为当地儿童开设遗产保护教育课是项目内容之一。新华社发(艾哈迈德·卡迈勒摄)
“这是联合国大家庭在不同文明之间增进理解、友好和共识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肯尼亚国际问题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如此评价。他说,文明对话国际日的设立体现出各方对包容不同观点、尊重不同文化的普遍认同,支持将对话作为实现可持续和平、安全和包容性发展的正确路径。在泰国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伦·披差翁帕迪看来,各国人民普遍盼望和平发展。决议的通过体现出各方在尊重文明多样性方面存在重要共识,文明对话国际日的设立在人类文明互鉴、追求和平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
“联大通过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的决议,体现出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正不断落地生根,转化成更多服务于全人类的公共产品。”叙利亚政治问题专家马希尔·伊赫桑说,中国在倡导不同文明间平等对话和相互尊重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中国倡议和方案将增进不同文明间的了解与合作,有利于弘扬多边主义和全人类共同价值,凝聚全球共识,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认可。
2023年10月24日,第十届中阿关系暨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新华社记者苏小坡摄
援建文物保护工作站、培训文保人员……阿富汗卡丹大学国际关系学者贾拉勒·巴兹万念念不忘中国向阿富汗提供的帮助。“中国一直用实际行动积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强调尊重多样性,促进全球合作。”巴兹万说,通过全球文明倡议,中国强调不同文化间平等对话和相互尊重的重要性,彰显了中国致力于促进全球和平与合作的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中国多个文化代表团近日访问土耳其,两国文化界人士探讨深化文化领域合作。曾参与交流活动的伊凡·卡斯勒指出,文化交流能够助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增进相互了解、消除误解,进而为全球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中方提出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再次印证了中国尊重文明多样性、维护世界和平,以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为己任。”
“各种不同文明都是世界文明百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思潮严重影响对文明的正确认知,制约文明发展。”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副教授肖武说,文明对话国际日的设立,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搭建了文明对话平台,有助于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消弭文明冲突、增进文明共识,推动全球文明发展进步。
亚述壁画、青金石项链……日前,一批叙利亚国宝级文物在南京城墙博物馆和南宁市博物馆同时开展。过去3年,叙中两国文化机构共同策划的“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在中国多家博物馆进行了巡展。“这一精品展正是展现叙中文明互鉴的生动窗口之一。”马希尔·伊赫桑期待在文明对话国际日主题下,包括叙利亚在内的阿拉伯国家能进一步深化同中国的文明交流互鉴,在艺术、戏剧、文化遗产保护等各领域深化合作。
2023年7月20日,一名小观众在“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现场参观。当日,由广东省博物馆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合办的“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展。新华社发(许建梅摄)
从埃及和中国在开展人文交流合作、促进埃及青少年学习中文等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埃及埃中商会秘书长迪亚·赫尔米感受到拥有灿烂文化、悠久历史的两个国家进行文明对话意义重大。他说,希望未来两国关系不断深化,“成为国家间进行合作交流的典范”。“中华文明始终以开放胸怀同世界其他文明开展交流互鉴。”曾在俄罗斯科教部任职的维克托·库普里欣说,俄中两国的人文合作与交流成果丰硕,期待未来两国携手深化这一领域合作,为两国人民相知相亲、互鉴共进架起桥梁。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管·人民政协报社主办法律顾问: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和各种信息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